员工风采
【心怀“国之大者”贡献金融力量】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陆建强:推进金融顾问制度创新
编者按: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金融业璀璨放光,勇立潮头。今年3月,《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中央将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相关改革试点任务赋予浙江。
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一体推进数字化改革和金融领域改革,聚焦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汇聚浙江金融力量,发挥浙江金融优势,让共富创新在浙江金融领域遍地开花。
央广网杭州7月15日消息(记者 魏炜 姜頔 尚天宇 通讯员 姜隅琼)“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要从需求端出发,以企业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这是金融回归初心的要求,也是金融高质量发展之必然,”浙商银行党委书记陆建强在谈到金融赋能时特别强调。发轫于浙江的金融顾问制度,正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创新。
近日,央广网“心怀‘国之大者’贡献金融力量”浙江金融系列报道走进浙商银行,独家专访浙商银行党委书记、浙江省金融顾问服务联合会会长、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主任陆建强,他也是金融顾问制度最早的提出者。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顾问制度已被写入《浙江省地方金融条例》。在央行等四部委联合浙江省政府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中,也特别提到发挥金融顾问的作用。为充分凝聚共识,早在今年3月,浙江省金服会等六单位联合发布金融助力共富倡议书,汇聚浙江金融力量,共建共同富裕示范区。
2022年1月4日,杭州市临平区正式成为浙江首个启动创建的县(市、区)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担负着探索共同富裕先行下浙江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创新的使命。
“我们想在临平干什么?就是沉淀10人左右的金融顾问专门团队,沉下心来摸清企业情况,集合金融多种工具资源,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以县域为单位,提升区域金融服务生态”。
在陆建强眼中,金融机构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为此,2018年下半年,在调研的基础上,浙江省80多家机构联合成立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下称“总会金服会”),并于当年创新推出金融顾问制度,该制度由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股权投资机构、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委派专业人士,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金融规划、投融资、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法律与财务等咨询服务。
金融具有功能性和产业性双重特征。“金融是血液,要赋能企业发展,首先要从制度上、从金融的本源重新定位。当前,金融机构把盈利放在突出位置,过度强调了金融的产业属性,弱化了金融的功能性。”陆建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金融行业的症结。好的企业被金融机构抢着服务、过度服务,而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缺乏专业人士服务。
因此,金融顾问定位于企业“金融家庭医生”、地方政府“金融子弟兵”以及共同富裕背景下的居民“金融理财师”,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走进企业开展综合金融服务。通过金融顾问这个“1”,链接起金融顾问背后的不同金融机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形成的“N”种合力。
陆建强特别指出,“金融顾问制度坚持公益属性主导,旨在实现金融从以牌照为中心的专项服务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转变,走进真正需要服务的企业,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浙江实践和样板。”
“金融顾问制度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项创新性制度供给。”陆建强表示,经过四年多的运行,金融顾问制度赢得了政府、企业的普遍赞誉和认可。“有金融问题找金融顾问”成为浙江省金融服务领域的一道风景。
首先是有利于推动“公益金融”落地生根。社会主义金融已经发展到要更加重视金融公共属性的历史阶段,“公益金融”作为一种社会创新,是平衡盈利属性和公共属性的重要探索,在引导金融向上向善、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其次是有利于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随着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专项服务已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金融顾问制度通过打造“1名金融顾问+N个专家团队”的服务体系,围绕客户的痛难点问题,创新金融产品组合、深化金融服务支持,并根据客户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专业化、人性化、定制化的综合服务方案。
最后是有利于构建健康良好的行业生态圈。如金融顾问制度推动不同金融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在客户、产品、渠道等层面形成更深层次的链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融资成本最低、金融服务最优、普惠财富受益面最广、金融意识全面提升的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
因此,金融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加速整合银行、券商、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力量,在科创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积极探索,打造科创企业融资保障机制、探索赋能共同富裕的金融场景、加强综合金融生态指数研究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也可以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在网点、客群、专业化能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等方面的特长,以客户为中心、以数字化为牵引,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助老百姓确立理性财富观提高财产性收入,助地方防控风险改善金融生态,走出一条金融机构与企业、政府、百姓相互促进、共生共荣、长期依存的发展道路。
“金融应该聚焦到一个问题上,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均衡性问题,体现更多的基础性、保障性功能。”在陆建强看来,金融工作必须胸怀“国之大者”,扛起赋能共同富裕的责任担当,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承担更大的责任。
今年3月,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号召,浙江省金融顾问服务联合会等六单位联合发布《汇聚浙江金融力量共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倡议书》,倡议在浙金融机构要从提高站位、服务实体、扩中提低、精细服务、防控风险五个方面,坚定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浙江省定位“两个先行”提供有力支持。
倡议书发起机构认为,共同富裕需要各家金融机构积极发挥作用,要以客户为中心,系统集成各类资源,使用好各类金融工具,形成综合金融服务的强大合力。
特别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复杂,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作为金融顾问制度的牵头单位,浙商银行围绕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精神,以稳经济促发展为首要工作,带头开展“三服务三走进”金融顾问服务。
所谓“三服务三走进”是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走进政府、走进企业、走进居民”。
截至2022年5月,金融顾问已累计走访服务企业超1万家次,为200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融资近2600亿元,开展讲座、培训180余场,受众面近两万人。主要在以下方面充分发挥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
一是面向企业实现了综合金融服务。金融顾问制度把1700多位省市县三级金融顾问按照服务属地进行分组,每个小组有十多位金融顾问,分别来自银行、证券、保险、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机构,紧紧围绕企业需求,以小组形式协同服务,为企业提供“伴随式”“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打破目前金融行业以牌照为中心、分业经营的割离式服务,充分体现“以客户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圈。
二是精准滴灌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金融顾问根据省金管局明确的6大重要职责以及金服会15项服务清单要求,深入企业走访调研,与企业签订“服务协议”,梳理企业金融需求,开展诊断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一大批困难和问题,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服务案例。
三是在赋能地方政府实现了金融助力。不少地方政府依托金融顾问的专业力量,推进地方金融重点工作的开展以及主要任务的落实。特别是今年以来,浙商银行积极推进金融顾问制度在山区26县开花结果,邀请金融顾问深入丽水等地开展专项活动,以座谈会、对接会、实地走访企业等形式,开展山区26县、专精特新等年度金融顾问专项行动,指导帮助企业获得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当地服饰企业,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及资金需求情况(央广网发 浙商银行供图)
变锦上添花为雪中送炭,从追求产业自身盈利变成强调服务实体经济功能,这是金融业自身变革的必然要求,在浙商银行的实践中,金融顾问制度正在成为促进金融自身革新的重要抓手。
“如果银行人能把一个县深耕好、服务透,帮小企业们慢慢变大,每个金融顾问只要有那么50家,此生无憾”,谈到金融顾问制度的初心,陆建强不无感慨地说。
临平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只是开端。他希望,浙商银行能够担当起银行的社会责任,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标杆银行,成为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的引领者。
要充分发挥金融顾问作用,陆建强提到几个关键点,一是数字化“金牌金融顾问”服务。未来在数字化方面,抓好数字化服务基础建设,赋能金融顾问更好开展工作。2022年将迭代升级APP平台,搭建金融顾问“数据驾驶舱”,探索与相关政府平台和社会化平台的对接。
二是在市场化方面,探索成立全国第一家“金融顾问事务所”。在金融机构和社会企业之间,架构一道服务层,让走出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士专职开展金融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制定融资方案、对接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体验等各类服务。目前有两家已经在积极筹建中。
三是在综合化方面,选择相关市县开展“综合金融示范区”建设。全面梳理区域企业、政府平台、社会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整合开发数字化的金融及中介服务工具,努力降低企业包括融资在内的运营成本,打造融资成本最低、金融服务最优、普惠财富受益面最广、金融意识全面提升的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研究开发区域金融服务生态指数,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落地落细的金融综合服务新模式。
“相信在金融机构各方努力、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金融顾问制度的创新会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陆建强说。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义,要从需求端出发,以企业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这是金融回归初心的要求,也是金融高质量发展之必然,”浙商银行党委书记陆建强在谈到金融赋能时特别强调。发轫于浙江的金融顾问制度,正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