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

    电力市场化改革释放新红利

    发布时间:2023-09-23 01:24:33 来源:乐鱼体育差不多的 作者:leyu乐鱼网站 阅读 89

      11月3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了电力体制改革的6个核心配套文件,这意味着在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电力领域,电力市场的构建又开启了重要的一步。

      改革是市场化的近义词,市场化是效率提升的近义词。可以预期,电力作为经济系统的基础性要素,改革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和活力焕发,必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这些文件从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等六大方面给出了明确的实施意见。

      从今年3月份《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经常被称为:“9号文”)发布后,业内对此轮改革的期盼就集中在售电侧放开后电力市场的建设方面。对于具体执行电改的配套文件,业内持续关注并议论。现在终于有了更进一步的明确意见。

      电力领域并不存在一个功能完整的市场,这些文件为构建电力市场铺设了台阶。可以预见,市场化改革对电力系统及中国经济运行的进一步优化,都有比较积极的意义。

      长期以来,在垂直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电力工业是计划驱动、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了“重发(电)轻供(电)不管用(电)”的传统观念。虽然先后经历了两次电力体制改革,国家的改革也已进入更加注重民生的新的历史阶段,但是电力行业传统观念的转变远未完成。总体看来,电力工业运行体系机制比较僵硬、运行效率不够理想。

      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同时提升效率(进而降低相对成本),将是电改红利的集中体现,而这将使中国经济系统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有测算表明,如果全国输配电价下降1分钱,就将给用电端节约40多亿元。

      电力如果形成市场化定价,也意味着中国的工商业企业将以一种更合理的方式重置成本,消除工商业企业与上游电力企业之间的剪刀差,减少行政干预对经济运行带来的扭曲。

      电力是一个特殊领域,通过改革以构建电力市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路漫漫而修远,需要“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长期努力心态。

      2002年的电力改革,实现了发电厂和输电网络的分开,这一次将实现输电网络和售电系统的分开,向着“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方向又走近了一步——以前,政府对电价是全环节管理,本轮改革后,政府仅仅管理自然垄断环节,即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价部分。有业内人士指出,实现完全市场化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时间。

      例如,售电市场开放是本轮的重点和亮点,不过从放开售电侧到真正的电力市场形成,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如,如何突破一个省域范围,实现跨省跨区电力交易,也牵涉多方因素,需要尽快推出试点,等等。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市场体系建立的过程,可谓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其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电力市场的构建提供参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期待着电力走向市场化运行的步伐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