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厦门银行获1家机构调研:本行一季度非息收入相对于往年同期表现良好主要得益于中收业
厦门银行601187)6月27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接受1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
问:小微业务一直以来都是厦门银行的战略重点,近年来随着大行加大客户下沉,对于中小微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贵司对于中小企业的打法是否有调整?
答:本行十分重视小微贷款业务的可持续性和可获得性,根据小微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的特点,以小微企业实际资金需求为核心,为其“量体裁衣”,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筑起了一道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的产品线。根据小微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同,本行推出了适合初创型小微企业的创业抵押贷、简捷贷等,助力成长期小微企业的厦易贷、成长伴侣等;为精准对接不同行业的融资需求,本行根据行业特性创设信贷产品,针对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涉农客户、供应链上下游客户,开发丰富小微贷款产品体系,根据各分行当地实际客群或产业的情况,推出特色化定制方案,实现“一行一产品”,满足不同类型小微客户的差异化融资需求。
2022年,本行持续打造普惠金融信贷工厂,完成小微信贷标准化、线上化落地;通过建立中小微营销渠道,拓展中小微客群来源;制定行业专案如针对科技型企业的高新贷以及各区域特色的地方专案,甄选优质中小客户,提升业务质效。
问:对台业务是厦门银行的特色,今年以来贵司对台业务取得了哪些成果?对台业务对全行的贡献如何?包括存款、贷款等。
答:2021年,本行大幅优化对台服务组织,在总行层面,设立跨各业务板块的综合部门“台商金融部”,负责台胞、台企、台湾同业客群的统筹经营以及涉台机构的合作推动;在台胞台企较多的5家分行设立管理部门台商业务部,负责分行台商对公和零售业务的管理;在服务队伍方面,除了台商业务专营团队外,将20家营业网点挂牌为对台特色支行,进一步提升台商服务队伍的专业度。本行持续打造两岸特色产品,2021年,为便利台资企业融资,推出台商流水贷、台商e企贷等免抵押信用贷产品,优化台商税易贷;为便利台胞汇薪,推出大陆首个台胞专属线上化汇薪产品——“薪速汇”,台胞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将完税薪资汇至境外收款人。2022年,积极响应省商务厅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政策,实现福建省首笔以及福州、泉州和漳州在地首笔“台企快服贷”落地。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本行台企客户数相比年初增长52%;台企授信户数相比年初增长59%,是福建省台企授信户数最多的金融机构,台企贷款余额相比年初增长114%;台企国际结算量相比2020年全年增长14倍;台胞信用卡相比年初增长89%,是福建省针对台胞发放信用卡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
问:厦门银行一季度非息收入表现亮眼,主要原因有哪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今年对中收和净其他非息收入如何展望?
答:本行一季度非息收入相对于往年同期表现良好,主要得益于中收业务收入及金融资产投资组合运用投资收益的增长。在中收上,本行始终将拓展中间业务作为发展战略的一部分,高度重视提升中间业务在整个银行业务中的占比,持续健全中间业务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制度,致力于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在对外投资管理方面,本行拥有专业的投资团队,根据行内外投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实时合理配置资源,慎重确定投资方式和严格选定投资对象,在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的同时,力争创造更好的经济效应。
随着稳增长政策方面不断发力,经济预计将逐步企稳复苏,手续费增长往后展望也会好于年初,投资收益等主要依靠对外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及价值提升,而其受资本市场行情影响较大,本行将加强资金市场研判,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导向,精细化开展对外投资交易业务,有效调节投资策略,把握优质金融资产的配置,促进对外金融资产投资业绩稳健发展;
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及资金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公司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两岸金融业务。公司荣获“2019 年度结算 100 强-优秀自营机构”荣誉、“最佳移动银行成长奖”、“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等荣誉。
最“硬核”研报火了,拆了一辆车,比亚迪市值将超1.6万亿?两大活跃资金大加仓,单月净买入创年内新高,同时加仓这些滞涨股
腾讯游戏携手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公布“AI技术实现天文卫星星座的协同观测”合作项目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92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上涨趋势有所减缓,可适量做高抛低吸。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1.235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4.68%,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9500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3.60%,股份类型: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